报告讲话 — 工作报告

 打印】 【关闭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大局,扎实工作,为全市51万残疾人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在市残联五届二次主席团(扩大)会议暨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张鸣雨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代表市残联第五届执行理事会向各位主席团委员报告工作,请各位委员审议,也请各位残工委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报告共分四个部分。

一、2008年全市残疾人工作回顾

2008年,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在省残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中央政治局3.28会议、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全市民生工作会议以及国家和省、市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改善残疾人民生状况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残疾人民生保障体系和救助服务体系,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和残疾人全面发展环境统揽各项工作,重点项目成效显著,民生行动扎实推进,救助服务全面展开,工作环境更加优化,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残疾人能力显著提升,全市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爱心永恒·启明行动”成效显著

“爱心永恒·启明行动”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承诺的事关长春市数千名残疾人疾苦、上万个家庭幸福指数和数万人生活质量的大型助残民生工程,是对长春市残疾人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国际性公益慈善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各级党政、各有关部门、各新闻媒体的支持配合下,全市各级残联怀大爱之心,践大德之行,主动协调,精心运作,科学管理,扎实推进,举全会之力达成项目任务目标。经过艰苦努力,共筛查病员15165名,从中筛查出贫困白内障手术适应症患者5684人,实施手术3602例,提前3个月超额完成了预定的3000例手术任务。

在加快实施复明手术的同时,各级残联把“爱心永恒·启明行动”项目作为锻炼干部的“大舞台”、优化组织的“催化剂”、推动工作的“火车头”,通过落实工作责任、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队伍素质、开展宣传活动、优化项目环境,不断加强项目建设,使项目逐步成为改善残疾人民生状况、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促进残联自身建设、提高残联服务能力的有益载体。最近,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同志对项目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项目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残疾人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民生行动计划。全市完成精神病人免费送药2280人;免费住院360人,超计划87人。完成大、小腿假肢装配各73例,其中完成国家电网“助行行动”假肢安装任务105例。对84名聋儿进行了康复训练;为187名低视力儿童配用助视器。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1628个,完成任务的106%;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2917人,完成市任务的145%,完成省任务的185%。培训残疾人3815人次,完成年度任务105%,其中,培训农村残疾人1923人次。完成了330户城区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入冬前全部竣工。支持残疾人“自立之家”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赠款为塑造重度残疾人生活信心和自立技能开展培训活动。二是着力保障残疾人其他民生需求。在助学方面,积极筹措资金,赶在新生入学之前为首批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发放助残奖学金26万元,帮助87名大学生解决燃眉之急,累计有255名残疾人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得到59.6万元助残奖学金资助。利用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207名。在就业援助方面,培训盲人按摩员269人次,扶持213名贫困盲人按摩人员创业和就业,建立了16所盲人按摩社区就业示范点。全市累计投入残疾人创业和自谋职业扶持资金720多万元,扶持1510人就业。在康复救助方面,为53名0—18岁肢体残疾儿童进行了免费矫治手术。通过与台北曹仲植基金会开展相对捐赠和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为贫困残疾人捐赠轮椅500台,其中双阳区残联募集200台。民办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纳入学前教育管理体系。三是不断强化残疾人民生保障基础。一年来,市残联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通过调研先行,积极参与全市大民生行动、大就业格局、大救助体系的构建工作,努力实现残疾人民生高位统筹,高端协调,纳入全局,重点保障。精神病突发社会危害应急处置以及救助、自闭症康复训练、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方面的调研取得重要成果,残联调研工作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着眼于满足残疾人多样化需求,创设了10个残疾人慈善福利项目,基本形成了基金会工作的社会化平台。全年募集善款307万元,物资折合人民币19.2万元。全年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50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政府彩票公益金、慈善会资金等专项资金投入约380万元。残联救助服务能力和工作保障力度得到加强。

(三)“助残年”活动求真务实

在2008年全市民生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确定开展“助残年”活动。为了把“助残年”活动抓实、抓细,通过“助残年”活动完善残疾人的民生保障和救助服务体系,市残联经过认真调研梳理,形成七大类60个扶助残疾人的工作项目。这些项目由市政府残工委会议进行统筹协调,活动方案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部门,实现了高点起步。残疾人分类施保取得重要进展,重度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了10%;残疾人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由人均家庭月收入1000元放宽到1300元;朝阳区、绿园区启动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试点工作;从10月1日起,市区65周岁以上的残疾人均可凭卡免费乘坐145条线路的公交车;市政府按照奖励奥运会运动员的标准对在残奥会上获得银牌、打破世界纪录的我市运动员给与重奖;市教育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助残年”活动,不仅残疾人民生行动计划的落实得到了有力保证,而且涉残部门的责任意识显著增强,扶残助残的举措更加具体得力,残疾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11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占祥率领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对“助残年”活动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

(四)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一是领导环境更加优化。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把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救助服务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主动加强对残联工作的领导,支持残联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广滨书记多次就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残联工作做出指示,并亲自出席“爱心永恒·启明行动”项目捐赠启动仪式,会见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领导和项目捐赠人。崔杰市长在对民营精神病人康复托养机构进行考察之后,主持会议专题研究救助工作。还两次出席市残联有关会议,并在会上发表讲话。11月19日,他带领市政府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考察调研残疾人工作,听取中国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汇报,研究确定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救助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事项。一年来,崔杰市长涉残政务活动达11次之多。治莹副市长、洪深副秘书长经常听取市残联汇报,对残联工作靠前指挥,并主动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国际残疾人日”期间,亲切接见我市优秀残疾人代表,出席“自立之家”项目开班仪式。占祥、曙光两位名誉主席通过视察、指导,参与、协调,积极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其他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也非常关心、支持残联工作。二是舆论环境更加优化。“五代会”和启明行动项目在长春日报刊发了专版;“助残日”之际在长春日报刊发了特约评论员文章;三个市级媒体为启明行动项目播发了公益广告;在《当代长春》刊发了两篇专稿。出台了《关于加强残联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创办了《残疾人工作信息》,扭转了信息和新闻宣传工作的被动局面,得到了上级残联领导的充分肯定。“助残日”活动超前谋划,内容丰富。全年省、市新闻媒体报道各类消息、图片300余条;市残联网站管理和宣传作用得到加强;各县(市)区、开发区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三是工作环境更加优化。各级党政部门主动支持、配合残联开展工作;残工委职能部门认真履行相关职责,更加重视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配合更加协调顺畅,各职能部门所承担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康复医疗、文化体育、劳动就业、扶贫救助、无障碍环境、法制、新闻宣传等的职能工作都得到了重视和强化。

(五)残联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按时完成了各级残联组织换届工作,残疾人队伍更加团结稳定。通过开展试点指导换届,各级残联班子得到加强,残联干部精神面貌和工作效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市残联党组认真开展“创建和谐班子,树新风正气活动”,坚持和衷议事,和气干事,合作成事,和谐共事。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讲分工又讲协作,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俯下身子、做出样子,以班子和谐带动机关和谐,以班子作风带动队伍作风,以班子民主促进残疾人民生。市残联机关在编制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努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各级残疾人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残联与残疾人的联系更加密切。一大批残疾人中的优秀人物、先进代表进入各级残领导机构和专门协会;各专门协会工作活跃,作用更加突出,其中肢残人协会被评为优秀社团。市残联举办了优秀残疾人于海波事迹报告会,在全会开展向于海波学习活动。二是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政治局3.28会议精神和中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精神,认真抓好《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及省、市有关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以思想大解放推动长春经济社会大发展和政府工作创新大讨论、“查找改”等活动的部署,市残联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提高机关建设水平。先后组织了系统专、兼职党务干部党务知识专题辅导活动和机关、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公文写作知识专题辅导活动。结合辅导组织干部进行公文写作基本功实训演练,干部学习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充分展示了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乐观情怀。市本级和南关区、朝阳区相继举办了残疾人体育比赛,肢残人协会和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分别成立了艺术团,市本级和绿园区分别举办了书法大赛和残健结合文艺演出,我市运动员在残奥会上获得银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实现残奥会奖牌零的突破,在国际和国内残疾人体育赛事共获金牌 38枚、奖牌91枚。我市残疾人于海波被评为长春市“道德楷模”,吉林省“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并获得联合国“服务残疾人事业杰出贡献奖”。四是着力强化与发展残疾人事业相适应的理念意识,构建与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残联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市残联党总支被市委评为“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先进集体”,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市残联“民生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长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代表市残联被特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状。

二、一年来的工作启示

一年来的工作实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永远是破解残疾人事业发展难题的钥匙。一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布署要求,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观念意识。理事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入全局,系统思考,工作的站位高了,视野宽了,理念新了,办法多了,事业发展迈入新的起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县(市)区、开发区残联用观念更新带动工作创新,在推进启明行动、开展精神病救助、实施危房改造、促进残疾人就业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是必须创新机制,科学发展。事业发展时不我待,残联工作重在落实。一年来,在人员机构有限、任务繁重紧迫的情况下,理事会遵循科学管理、人本管理、系统管理和精细管理的要求,积极构建科学效能的管理考评机制和推进落实机制,有力地保证了“爱心永恒·启明行动”项目、“助残年”活动、“扶残助业工程”的实施,为残联工作项目化管理积累了实践经验,也为助残公益慈善项目的创设实施提供了有益启示。实践表明,没有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谈不上服务、落实的工作效能,更谈不上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是必须转变作风,主动作为。一年来,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怀大爱之心,成大德之行,以良好的工作状态投身残联工作。坚持融入全局、服务大局,做到源头参与、高位统筹,主动沟通、多边介入;坚持问计于残疾人,问需于残疾人,走出去、沉下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把残疾人的疾苦当作第一会情,把残疾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干事、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在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救助服务的舞台上展示作为。坚持密切与残疾人事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主动为各部门提供服务,合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四是必须加强建设,增强能力。残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是能力建设。一年来,理事会着眼于构建具有长春特色的残疾人民生保障体系和救助服务体系,从法规政策、体制机制、组织队伍、作风形象、环境理念、阵地设施、资金保障、发展能力等方面入手,着力加强残联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在能力建设过程中,理事会一步一步地扎实推进,一点一点地有效积累,努力使党和政府各项惠济残疾人的政策措施化为残疾人的福祉。通过能力建设,残联干部得到了实践锻炼,残联服务残疾人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以上既是启示,也是经验,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

三、残联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残联自身与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残疾人救助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中央7号文件精神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残疾人的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需要更加人性化。二是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条件保障亟待改善,服务功能亟待强化。残联现有救助服务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枢纽和集散平台,亟待整合。三是残联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高,动员社会和服务残疾人意识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内部管理、工作合力、基金会作用、与残疾人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残联对信息宣传、调查研究重视不够,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典型示范作用有待增强。

以上问题和不足,制约了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建设,有待我们今后加以克服改进。

四、2009年全市残疾人工作安排

2009年是共和国国庆60周年,也是长春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20周年。2009年我市残疾人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政治局3·28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部署,扎实推进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救助服务,不断改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和残疾人全面发展环境,为建设繁荣、和谐、开放、美丽长春做出新的贡献。总体思路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7号文件精神和残疾人保障法,以完善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救助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残疾人“328福祉工程”建设为载体,切实加强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救助服务;实施残疾人康复救助、就业援助、特别扶助、条件设施建设和参与环境改善行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爱心城市;全面实现“爱心永恒·启明行动”项目目标,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城市;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和谐班子、创突出业绩”活动,切实加强残联自身建设。具体的工作安排是: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3.28会议精神,不断完善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救助服务体系

从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康复训练、医疗救助、就业援助、职业培训、社会保险、护理托养、住房出行、法律援助、特别扶助等现实需求入手,不断完善保障残疾人民生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切实加强服务残疾人的设施窗口、信息系统、工作机制、项目载体、组织队伍、执行能力建设。主动做好中央7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意见的调研起草工作。年内启动《长春市残疾人保障条例》修订工作。认真谋划残疾人民生项目,争取国家和省里的资金支持。

    (二)着力推进“328福祉工程”建设,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爱心城市

    一是推动实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行动”,通过分类施保和特别救助,落实护理补贴制度,对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实行人性化保障。具体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二级以上(含二级)持证重残人本人分类施保上浮至20%,城市低保边缘户二级以上(含二级)持证重残人本人给予每月100元补助。这方面的工作,已经纳入全市民生行动计划,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市残联将配合民政部门抓好落实工作,确保全部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低保,做到“有一保一”。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包保残困户活动。

    二是实施残疾人“康复救助行动”,重点抓好贫困白内障复明和贫困精神病救助。继续实施“爱心永恒·启明行动”项目,完成项目后期工作,筛查贫困疑似患者不少于7200人,为全部具备手术适应症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力争达到或超过2778人。全面开展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白内障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完善筛查输送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贫困白内障患者有一例发现一例,发现一例治疗一例,消灭白内障因贫致盲现象,使我市率先进入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城市。年底,将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列入医保项目。落实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开展“人道之光”贫困精神病救助活动,对贫困重症有社会危害精神病人做到“有一例管一例”。增加精神病康复救助投入,贫困精神病免费住院400人,免费送药2280人,康复托养床位增加500张。

    三是实施残疾人“就业援助行动”,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各项布署,在政策落实、岗位开发、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基地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年内新增残疾人就业2000人以上,培训各类别残疾人3500人次以上。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上做到“有一助一”。探索建立残疾人庇护性工厂,加大盲人、聋人就业扶持力度,加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行政执法,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励。加强社区残疾人公益岗位管理,抓好上岗人员岗位技能和业务知识培训。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扶持力度,开展农村扶残农机互助组试点。

    四是实施残疾人“特别扶助行动”,满足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需求。启动“千户聋人家庭无障碍”建设。实施农村残疾人泥草房改造行动,为230户贫困残疾人和100户特困残疾人分别提供1万元和2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各地要落实好资金,确保残困户入冬前迁入新居。提前开展助残奖学金调查摸底,变考后、入学后救助为考前激励、入学前资助,实现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有一助一”。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努力提高助残奖学金资助水平和助学效应。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公开运作、有效监督、依法诚信、服务残疾人的原则,积极创设、实施具有社会感召力的人性化助残公益慈善项目,以项目为平台开展善款募集活动,为残疾人医疗康复、劳动就业、学习培训、社会参与、托养服务等提供特别扶助。认真学习借鉴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先进理念和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具有长春特色的助残公益慈善工作途径,不断改进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活动方式,适时推出一批残疾人公益慈善项目,为长春“宽容大气、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和“最有幸福感城市”的人文特征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争取政策支持,创建“洁净化透明项目"。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福利基金会的领导。

五是实施残疾人事业“条件设施建设行动”。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把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残疾人的政务大厅”;以“民办公助、政府监督”的方式建设长春精神病人康复托养中心,使贫困精神病收治托养能力达到500人以上;整合资源,按照省级二类标准指导、推动聋儿康复中心建设,加快筹建长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长春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加强残疾人培训就业中心。按照特色化、功能化要求,指导县(市)区、开发区残疾人服务机构、阵地设施建设。坚持软件开发和硬件配置并举,建立残疾人服务信息系统;坚持统筹兼顾,“招、管、用”结合,抓好社区残疾人公益岗位建设。

    六是实施残疾人“参与环境改善行动”,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以市残联成立20周年为契机,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最有影响力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抓好市残联成立20周年迎庆活动。重视典型的引导作用,积极选树、大力宣传残疾人工作领域的各类先进典型。

    (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残联自身建设

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和谐班子、创突出业绩”(“一学两创”)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事业发展上水平、广大残疾人得实惠”的总体目标,推动残联系统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市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残联系统党员干部党性作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各级残联班子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深化向于海波学习活动,用“四自”精神和城市精神教育、引导和激励广大残疾人。密切与残疾人的联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针对制约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在开展调研中,注意发挥专门协会、助残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按照精细化、规范化要求,切实加强残联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加强财务审计和资金监管,提高残疾人事业资源配置效率。此外,要做好残疾人信访接待、文化体育、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等工作。

各位委员、同志们,展望新一年全市残疾人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上级残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应对挑战,共克时艰,为全市51万残疾人的福祉而努力奋斗!